就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栏目回收  就业信息

航天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介绍

发布日期:2017-06-20 浏览次数:811 作者:文/astro-stu     编辑:审核:

第一部分 2016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一、毕业生基本情况

航天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97.76%,总就业率99.25%,出国升学率64.92%,国防就业人数22人;2016届研究生毕业生一次就业率100.00%、总就业率100.00%,升学1人,国防就业人数31人。

二、本科生就业情况

航天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生共有134人,中乌航天班7人,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49人,信息工程专业54人,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24人。一次就业率97.76%,总就业率99.25%。升学出国87人,升学率64.92%;国防就业22人。

学院2014-2016届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统计比较如表1所示。分析可知,学院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高出南航整体平均水平,均超过学校对学院要求的目标升学率、就业率;

学院近三年毕业生升学出国率高出南航整体平均水平,连续四年保持在60%以上,其中2016届本科生升学出国率64.92%。

近三年来,本科生国防就业人数逐年增加,2014届本科生国防就业16人、2015届本科生国防就业16人、2016届本科生国防就业22人。2016届本科生国防就业人数占签约总人数的47.83%,实现高就业率与高就业层次齐头并进。

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生升学就业的具体人数分布、保研去向以及国防就业单位情况分别如表2、表3、表4所示。本届毕业生中,保研本校的有14人,考研到本校的有18人,本校升学人数与2015届相同。升学至科研院所的有14人。国防单位就业情况,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8人,陕西长岭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3人,上海航天八院3人,中航工业就业4人。

本科生升学去向及就业地域分布如表5和表6所示。

三、研究生就业情况

2016届硕士研究生共47人。其中1名硕士生继续深造,一次就业率100.00%,总就业率100.00%,国防就业人数31人。

学院2014-2016届毕业研究生一次就业率统计比较如表7。近三年中,每年毕业生就业率均为100%,均超过学校对学院要求的就业率目标。

2016届毕业研究生国防就业单位信息如表8。

 

第二部分 就业工作开展情况

一、找准学院毕业生目标就业市场,明晰就业工作思路

1、航天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定位

根据航天学院学生专业思想较为稳定、专业学习成绩较为优异、就业期望值较高的特点,学院对本科生、研究生就业目标进一步明确。经过多年的不断开拓和积累,目前航天学院毕业生目标就业市场初步形成了“6-6-6”的就业格局,即本科生60%升学,研究生就业60%进入国防单位就业,国防就业60%进入航天北京、上海。

基于学生特点、专业特色、社会需求,对照往届毕业生就业去向情况,凝练提出航天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市场体系,形成全院上下对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统一认识,达成共识。

2、航天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思路

201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学院始终坚持以“三高”为目标,以“三持续”为重点,以搭建“三体系”为抓手,全面力争实现“保升学、促就业、助发展”。

三高:“高就业率、高就业层次、高事业发展能力”。其中的逻辑关系如下:高就业率是基本线、高就业层次是目标线,而其中的连接线就是较高的学生事业发展能力。

三持续:“持续保持本科生高升学率”、“持续拓展航天系统就业目标市场”、“持续巩固与历届院友的情感联系”。

三体系:“升学保障体系”、“国防就业体系”、“校友联系平台”。

3、航天学院就业工作特征

(1)按照学院“高就业率”的基本线要求,近三年一次就业率和总就业率均达到学校指标;

(2)按照学院“高就业层次”的目标线要求,在学院保研率不断下降的时期,本科生始终保持高升学出国率,近三年升学出国率不断攀升,均远超学校平均水平;

(3)按照学院“高事业发展能力”的学生培养要求,在学生就业时期努力提高学生的事业起点和行业背景,近三年学生前往国防单位就业人数也不断攀升,达到学院预期设想。

二、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全面落实“一把手”工程

1、从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着手,自上而下形成推力

学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成立以陈卫东院长任组长,李和新副书记、王海涛、于敏副院长担任副组长,系主任、院办主任担任成员的就业领导小组。同时学院还成立了由副书记担任组长,毕业班辅导员和班主任担任成员的就业工作小组与由毕业班学生任组长和组员,毕业班辅导员任指导老师的就业工作服务小组。通过“三级”就业体系,为学院就业工作保驾护航。

2、从就业工作配套制度完善入手,提高就业工作保障

积极落实学校关于就业工作的各项会议和制度精神,通过制定相关就业工作配套制度,完善各项就业工作机制,规范就业工作流程、保障就业指导效果。

本年度,学院先后制定并完善《关于推进航天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关于航天学院研究生导师、本科生班主任指导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航天学院关于开拓毕业生就业目标市场的实施方案》、《航天学院关于开展国防企业面对面活动的规定及要求》、《航天学院就业单位接待工作规范和要求》、《航天学院关于定期开展就业工作通报及专题研讨等会议的要求》、《航天学院毕业生就业咨询工作实施方案》、《航天学院毕业班学生就业服务小组工作规定》、《航天学院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就业协议书管理暂行规定》、《航天学院毕业生关爱行动实施方案》等10项就业工作文件,用制度规范和明确就业指导的每一个细节。

3、从搭建就业工作交流平台方面切入,促进全员育人氛围

就业工作是每一名学院领导以及教师必须时刻谨记的“民生”话题。学生的就业质量应作为检验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因此,学院将由学院领导召开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动员大会、就业工作专题研讨会和就业工作中期通报会作为贯穿整个就业全过程的一项制度加以落实,搭建和完善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定期通报平台、研讨制度。

同时,通过对就业工作的制度化建设,使学生工作人员、本科生班主任和研究生导师均参与到就业工作中,极大程度地推进了就业工作的全员化局面的形成。

三、做实、做细毕业生就业指导,巩固学院育人成果

1、坚持精细化、全覆盖的就业指导思想

从毕业生整体数量来说,我院毕业生人数相对较少,规模较小,为就业工作的精细化实施提供可能。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无论是学生工作人员还是班主任、普通研究生导师,都坚持多对一、全覆盖的就业指导理念。

具体来说,就业高峰前夕,每名毕业生的个人基本信息、求职意向均会做出及时统计并汇总。每一名毕业生都会在求职过程中听取到辅导员、班主任、导师等的指导和建议。每名学生的就业动向都会在上述由制度保障的各类就业工作专题或研讨会中被关注、被跟踪。

2、提供个性化、专题式的咨询和指导服务

通过《学生个人发展意向调查表》,准确获知每名学生的个人规划和生涯选择。为全体就业同学及时建立含个人基本信息以及个人优势在内的较为全面的就业信息库(包括专业方向、成绩绩点、生源地、就业意向地区、就业单位性质等),以方便就业工作人员对学生信息的把握,继而有针对性的关注和推荐用人单位;同时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满足用人单位对不同专业、不同类别学生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和品质。

3、就业服务彰显人性化、全程化陪伴

我院就业工作还在沟通并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就业意愿、就业硬件的基础上,副书记、辅导员深入各大小招聘会现场,做好每一位学生的推荐工作;及时了解关注就业困难学生,给予必要的鼓励与帮助。不仅仅为学生就业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更为学生就业提供人性化的服务。能够做到在就业工作中“学生有疑虑、学院就解答”、“学生有意愿、学院就推荐”、“学生有困难、学院就帮助”、“学生有谏言、学院就吸纳”的“四有四就”。

四、明晰就业工作重点,强化学院就业工作特色

1、事业引领,积极完善学院“持续保持本科生高升学率”的升学保障体系

在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下,我院明确就业工作的一个主攻方向:大力提倡本科生考研究生。在学院全员育人机制的推动下,学院仍然保持整体升学出国率上升的势头,2016届毕业生中保研人数达32人,考研升学人数43人,出国12人,升学出国率达64.92%,超过学校预期的升学指标。具体做法如下。

(1)在保研前期加强政策宣传、形势动员,增加本院研究生的211生源。

(2)注重考研前期加强考研形势分析和考研动员工作。

一是,在学院内部积极召开考研形势分析会、考研经验交流会、考研报名协调会的常规方式搭建学生考研服务平台。

二是,注重学生报考志愿的合理分流,避免院内学生竞争而产生内耗,确保考研学生报考志愿合理分布。由于学院研究生招生指标有限,对于不同类别的学生建议个人报考志愿的合理定位和选择,鼓励部分学生在校外985高校、中国科学院大学、科研院所中寻找力所能及的考研目标,增加学生考研的面向和选择。

三是,组织学生参加考前辅导答疑,学院层面在学生考研前送出温馨大礼包,为同学们备战考研保驾护航。

(3)主动推荐保研及考研学生,邀请院校来校考研宣讲。

通过主动走进航天系统、中科院、高校院所推荐考研优秀生,主动邀请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中科院空间中心等走进学院推荐考研优秀生、主动联系科研院所、高校研招单位收集院所考研信息三项“主动工作方式”,努力搭建考研服务平台。

(4)注重考研后期联系和推荐工作。

针对某些边缘学生,在学生考研分数公布后,协助学生做好研究生复试前的联系工作,有针对性地联系考研院校,重点介绍学生情况,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有力保障了研究生复试的通过率,从而提升了学院的升学率。

2、走访调研,积极巩固“持续深入航天系统”的就业市场体系

借助校内综合改革以及航天特色专项工作大力推进之际,不断加强与航天相关研究所、高校的联系与合作,不断丰富和拓展学生培养、实习、就业等实践平台,为南航航天学院在系统内的立足和发展宣传和造势,为学院人才培养、就业发展拓展更多更深的平台和渠道。

截至目前,学院已经与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中科院等单位所取得了直接的联系,获取了大量的一手数据与宝贵的工作经验。走访地区正在从上海拓展到北京、西安、成都等航天院所聚集地区,通过实地考察,了解了航天院所就业环境及毕业生需求状况,听取了市场对我院近年毕业生的反馈与对就业工作、人才培养的建议。

同时加大了与兄弟高校如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社会机构和组织如中国航天基金会、罗麦科技集团公司,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联系与走访,为人才培养注入不竭动力。

目前学院建立的长期基地如表10:

3、以人为本,全面搭建“加强与历届院友的情感联系”的校友联系平台

每年毕业时,我们都会说“校友将来会是学校、学院最大的资源”。自2014年开始,学院启动了“航天学院校友关怀”系列活动。一是,通过建立“航天学院family”群,为历届毕业生建立统一的交流平台;二是,在节日期间为毕业生发送节日祝福;三是,在历届毕业生中建立校友联系人,加强对所有联系的沟通和联系;四是,邀请已经毕业的院友来校与在校学生开展交流,通过建立“航天学院真人图书馆工作室”,以“一位校友一本书”的创新理念,从“专业、学业、就业、创业、事业”等“五业”角度与在校学生分享“个人成长与发展故事”,解答在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疑惑与问题,也让院友在与学弟学妹分享的过程中建立联系、加强交流。五是,借此机会加强院友与学院教师的情感联系与互动,给予校友情感的关注和鼓励,帮助解决个人在工作或生活中的问题,促进校友自身的发展,让校友在事业拼搏期间能够想到南航、想到航天学院,从而在未来的时间更好的服务社会发展、服务学校和学院发展。

分享:
学院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大道29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军路校区航天学院

邮政编码:211106

版权所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70685号 管理登录